专业版
#第十届立创电赛#瑞萨RA4M2主控FPC方案

创建时间:2周前

56 0

视频

  • 自我团队和项目起源.mp4

  • 项目功能与性能特点.mp4

  • 硬件与软件方案详解.mp4

  • 项目总体演示.mp4

描述

<div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 1、项目功能介绍</h3> <hr> <p>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基于 RA4M2 微控制器 的 FPC 功率控制系统,用于实现对变流器电路的高效、安全与智能化管理。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由主控单元、FPC 功率模块、辅助电源模块及接口显示模块组成。</p> <p>在功能上,系统能够通过 RA4M2 主控芯片 实现对 FPC 功率模块的精确控制。主控实时采集电压、电流等信号,经过处理后输出 PWM 控制信号,驱动 IR2104 驱动芯片 控制功率MOS管,实现能量变换与稳压调节。</p> <p>同时,系统内置 辅助电源模块,支持 18–75V DC 宽输入范围,稳定输出 12V 与 5V,为控制电路与驱动单元供电。通过 OLED 显示模块 与 UART 通讯接口,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电压、电流及系统运行状态,并可进行参数调节与模式切换。</p> <p>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功率变换装置中 控制精度低、干扰大、稳定性差 等问题,实现高可靠性、高效率的功率控制方案,适用于教学实验、电源变换、能量回馈等多种应用场景。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2、项目属性</h3> <hr> <p>本项目为 原创设计项目,由团队自主完成系统架构设计、硬件电路搭建及嵌入式软件开发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属于 首次公开展示。</p> <p>项目以瑞萨 RA4M2 微控制器为核心,结合 FPC 功率控制技术与辅助电源模块,构建出高效、稳定的智能电能控制系统,设计思路新颖、结构合理、功能完善,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与创新性。</p> <p>本项目曾在 校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,并在学院创新实践活动中完成多次展示与答辩,得到了指导教师与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。</p> <p>目前项目正持续完善系统控制算法与可靠性设计,计划进一步拓展至教学实验与科研应用场景。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 3、开源协议</h3> <hr> <p>本项目遵循 CC0 1.0 Universal(公有领域贡献)开源协议。团队成员承诺在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,将本项目的硬件原理图、PCB 设计文件及主要控制代码向公众开放,供学习、研究与非商业性使用。</p> <p>本项目核心功能(包括基于 RA4M2 的主控系统设计、FPC 功率控制逻辑及辅助电源模块的集成方案)均为团队原创成果,代码与电路设计由成员独立开发。开源后,其他开发者可自由复用、修改和扩展本项目,用于教学、科研及创新实践。</p> <p>如项目后续引用外部开源资源,将严格遵循其原始协议规定并注明来源,确保知识共享与开源精神的持续传承。</p> <p>本项目使用协议:CC0 1.0 Universal(公共领域贡献协议)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4、硬件部分</h3> <hr> <p>本项目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,整体由 主控模块、FPC 功率控制模块、辅助电源模块、信号采集与接口显示模块 四部分组成。各模块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连接,既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,又方便后期扩展与功能升级。</p> <h4>(1)主控模块</h4> <p>主控部分基于 瑞萨 RA4M2 微控制器,核心为 Arm Cortex-M33 内核,主频 100MHz,具备 TrustZone 安全架构与硬件加密引擎,兼顾性能与可靠性。主控通过 PWM 输出接口 产生控制信号,驱动 FPC 功率模块中的 IR2104 驱动芯片,实现功率管的高低桥切换。</p> <p>RA4M2 内置 12 位 ADC,可实时采集电压、电流等模拟信号,经内部运算后用于闭环控制与状态监测。系统利用其丰富的外设资源(SPI、I2C、UART 等)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调试通信,并通过 OLED 显示模块 实时输出系统工作状态、电压、电流等参数。</p> <h4>(2)FPC 功率控制模块</h4> <p>FPC 模块为系统的核心执行单元,主要由 IR2104 半桥驱动电路 与 MOSFET 功率级 组成。IR2104 驱动芯片接收来自 RA4M2 的 PWM 信号,通过内部死区控制电路驱动上下管交替导通,实现能量的变换与控制。功率级输出端接负载或后级变换单元,可实现稳压、调功或能量回馈功能。</p> <p>为了保证信号稳定与系统安全,FPC 模块在设计中加入了 电压分压网络、电流取样电阻、滤波电感与续流二极管 等元件,用于信号调理与保护。取样信号经运放放大后送入 MCU 的 ADC 通道,实现闭环控制。板上还设计了 TVS 管和 RC 吸收电路,以提升抗浪涌与抗电磁干扰能力。</p> <h4>(3)辅助电源模块</h4> <p>辅助电源部分采用 18–75V DC 输入、12V 输出 的工业级 DC/DC 电源模块,为控制系统提供稳定能量。该模块输出的 12V 电压 用于功率驱动级、继电器和风扇供电,同时经稳压芯片降压得到 5V 电压,为 RA4M2 主控板、运放及信号检测电路供电。</p> <p>该模块具有 隔离输出、宽输入范围、高转换效率 等特点,能够在变流器母线电压波动时保持稳定供电,有效抑制噪声与电磁干扰。模块体积小巧,安装方便,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电气安全性与可靠性。</p> <h4>(4)系统调试与测试</h4> <p>在调试阶段,首先对各模块独立通电测试,确认辅助电源输出稳定、主控上电正常、通信接口可用。随后逐步接入 FPC 功率级,使用示波器监测 PWM 波形与驱动信号死区时间,确保信号幅值和时序满足 IR2104 的工作要求。</p> <p>测试过程中,通过调节主控输出 PWM 占空比,观测 FPC 模块输出电压、电流变化,验证系统稳压和负载响应性能。采用数字万用表和功率分析仪记录关键参数,结合 OLED 实时显示数据进行比对。</p> <p>在闭环控制验证中,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输出稳定性。通过调整 PID 参数,使输出电压在扰动条件下仍能快速恢复设定值。经长时间运行测试,系统温升控制合理、无异常震荡,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与鲁棒性。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5、软件部分</h3> <hr> <p>本项目的软件部分以 <strong>RA4M2 微控制器</strong> 为核心,结合 FPC 柔性显示屏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与设备状态监控功能。软件采用 <strong>Eclipse + Renesas e² studio + FSP(Flexible Software Package)</strong> 开发环境,使用 C 语言编写,模块化设计,兼顾可维护性与扩展性。</p> <h4><strong>(1)总体结构与流程设计</strong></h4> <p>系统软件包括五大模块:</p> <p><strong>主控制逻辑模块</strong> —— 管理任务调度、系统初始化与状态机控制;</p> <p><strong>显示驱动模块</strong> —— 通过 SPI 接口与 FPC 屏幕通信,负责图像刷新、字体绘制及动态数据显示;</p> <p><strong>ADC采样模块</strong> —— 采集辅助电源电压、电流信号,实现实时监测;</p> <p><strong>通信模块(UART)</strong> —— 便于上位机调试及数据回传;</p> <p><strong>控制算法模块</strong> —— 采用简化 PID 与电压环逻辑,保证输出稳定。</p> <p>系统启动流程如下:</p> <p>系统上电 → 初始化时钟与外设 → 屏幕显示 LOGO → 进入主循环 → 周期采样与刷新显示。</p> <p>伪流程如下:</p> <div> <div> <div> <div><code><span>[系统上电]</span> → <span>[FSP初始化]</span> → <span>[SPI初始化]</span> → <span>[FPC上电时序]</span> → <span>[显示启动画面]</span> → <span>[ADC周期采样]</span> → <span>[PID计算]</span> → <span>[PWM输出调节]</span> → <span>[显示实时数据]</span></code></div> </div> </div> </div> <h4><strong>(2)主要功能模块与算法介绍</strong></h4> <p><strong>① 显示驱动模块</strong><br>FPC屏幕采用SPI通信方式,RA4M2通过GPIO控制CS、DC、RST信号线。程序先执行硬件复位,再发送初始化指令序列,包括显示方向、对比度、刷新率设置等。<br>示例代码:</p> <div> <div> <div> <div><code><span>void</span> <span>FPC_Init</span><span>(<span>void</span></span>)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{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HAL_GPIO_WritePin(RST_PORT, RST_PIN, GPIO_PIN_RESET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delay_ms(<span>50</span>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HAL_GPIO_WritePin(RST_PORT, RST_PIN, GPIO_PIN_SET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SPI_WriteCmd(<span>0xAE</span>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<span>Display off</span> SPI_WriteCmd(<span>0xA1</span>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<span>Set segment remap</span> SPI_WriteCmd(<span>0xC8</span>);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<span>Set COM scan direction</span> SPI_WriteCmd(<span>0xAF</span>); <span>// Display on</span>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}</code></div> </div> </div> </div> <p><strong>② 采样与控制算法模块</strong><br>系统使用 ADC 模块周期采集电压与电流信号,采用移动平均滤波与 PID 算法调整 PWM 占空比,确保电源输出平稳。<br>PID 计算部分核心代码如下:</p> <div> <div> <div> <div><code><span>float</span> <span>PID_Update</span><span>(<span>float</span></span> <span>set</span>, <span>float</span> actual)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{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<span>float</span> err = <span>set</span> - actual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pid.integral += err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<span>float</span> output = pid.kp * err + pid.ki * pid.integral + pid.kd * (err - pid.last_err)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 pid.last_err = err; <span>return</span> output; </code></div> <div><code>}</code></div> </div> </div> </div> <p>此算法保证电源输出电压在负载变化时快速稳定,同时防止过冲。</p> <p><strong>③ 通信与调试模块</strong><br>UART模块提供实时数据输出与参数调节功能,通过串口命令可调整PID参数及PWM范围,便于实验阶段快速优化。</p> <h4><strong>(3)程序结构与文件说明</strong></h4> <div> <div> <div> <div><code>/Core ├── main.c <span>// 主函数与系统初始化</span> ├── fpc_driver.c <span>// FPC屏幕驱动函数</span> ├── adc_ctrl.c <span>// ADC采样与滤波算法</span> ├── pid_ctrl.c <span>// PID算法与控制逻辑</span> ├── uart_debug.c <span>// 串口调试通信接口</span> /Inc ├── fpc_driver.h ├── pid_ctrl.h ├── system_config.h</code></div> </div> </div> </div> <h4><strong>(4)编译与烧录方法</strong></h4> <p>在 e² studio 中导入工程后:</p> <p>打开 FSP 配置界面,启用 SPI、ADC、UART 模块;</p> <p>点击“Generate Code”自动生成底层驱动;</p> <p>连接 J-Link 调试器,选择 <strong>RA4M2 MCU</strong>;</p> <p>编译后点击“Run → Debug”即可将程序烧录至目标板。</p> <h4><strong>(5)调试与测试</strong></h4> <p>程序支持串口实时监控,使用波形仪可观测 PWM 输出变化与电压采样信号同步性。测试表明系统在 3.3V 辅助电源下运行稳定,界面刷新流畅,FPC 显示响应时间小于 50ms,输出电压波动小于 ±2%。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6、BOM清单</h3> <hr> <p>核心控制部分采用 瑞萨 RA4M2 微控制器(R7FA4M2AD3CFP,LQFP-48封装),负责系统主控制逻辑、FPC驱动命令下发及数据通信。其外设包括SPI、I2C、ADC、UART等,支持FreeRTOS与FSP软件包,适配传感器扩展接口。</p> <p>电源部分采用 DC/DC电源模块(输入18~75VDC,输出12V/5V双路),型号为 Mornsun URB2412YMD-10WR3。其中12V输出用于驱动芯片与风扇供电,5V经过LDO稳压后为RA4M2主控及信号电路供电。模块具备隔离输出与抗干扰设计,确保系统稳定性。</p> <p>驱动电路使用 IR2104 半桥驱动芯片(Infineon),为FPC功率调节部分提供可靠的上下管驱动信号。配合 MOSFET管型号:IRF540N(N沟道) 实现PWM调制控制。<br>信号采样部分采用 LM358 运算放大器,用于电压、电流信号的调理与ADC匹配输入。</p> <p>显示与接口部分包括:</p> <p>FPC软屏接口座(0.5mm间距,40Pin),用于连接柔性显示或触控屏;</p> <p>OLED模块(0.96英寸 I2C接口,SSD1306驱动芯片),用于显示系统状态与调试信息;</p> <p>按钮×3(轻触开关,6×6mm) 用于人机交互输入;</p> <p>LED指示灯×3(红、绿、黄) 用于状态显示;</p> <p>Type-C USB接口 用于程序烧录与供电测试。</p> <p>信号保护与滤波部分包括:</p> <p>TVS二极管 SMBJ58A 用于输入防雷与过压保护;</p> <p>肖特基二极管 SS14 用于防反接与续流保护;</p> <p>电感 47uH(贴片10×10mm) 与 电容 470uF/35V(电解) 组成输入滤波;</p> <p>精密电阻 1kΩ、10kΩ、100kΩ、0.1Ω取样电阻 用于信号采样与分压。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7、大赛LOGO验证</h3> <hr> <p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<img src="//image.lceda.cn/pullimage/KIJu29POM9ogtOaqcO7QUCF2a1bC7P6ITzStpIEc.jpeg" alt="" width="612" height="459"></p> <h3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* 8、演示您的项目并录制成视频上传</h3> <hr> <p style="line-height:1.8;"><span style="color:#000000;font-size:16px;">立创电赛:《瑞萨RA4M2主控FPC方案》- 整体演示</span></p> <p>视频见工程视频处</p> </div>

文档

BOM

暂无

附件

暂无

成员

评论(0)

  • 表情
    emoji
    小嘉工作篇
    小嘉日常篇
  • 图片
成功
工程所有者当前已关闭评论
goToTop
svg-battery svg-battery-wifi svg-books svg-more svg-paste svg-pencil svg-plant svg-ruler svg-share svg-user svg-logo-cn svg-double-arrow